跨校共建育新才 智启丝路创未来——兰州文理学院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启动“设计+文旅”工坊

时间:2025-04-09来源:兰州文理学院

4月7日上午,兰州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设计+文旅”联合工坊第一期活动在我校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数字丝路:AI驱动的甘肃文旅创新设计”为主题,通过跨地域、跨学科的合作模式,探索传统艺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标志着东西部高校协同育人与文化赋能区域发展的新范式。

开幕式上,我校副校长李敏骞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是落实国家“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具体实践。他指出,西部设计学科需借助前沿科技与东部资源,构建“学科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创新平台,通过“真题真做”的产教融合模式,将教学链嵌入文旅产业链,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设计人才提供实践样本。李敏骞对合作提出四大实施路径:强化成果导向、注重成果转化、优化课程体系、践行因材施教理念,并阐释了“培养爱世界的能力、判断力与信念信心”的育人哲学,强调设计教育应扎根中国大地、回应时代需求。

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表示,甘肃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亟需既懂传统文化又掌握智能技术的“新丝路设计师”。工坊将构建“传统文化解码—数字技术转译—文旅场景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聚焦彩陶艺术数字化再现、敦煌美学智能衍生等四大方向,破解甘肃文旅产业困境。副院长从技术维度解读合作价值,AI与设计的融合正在重构创作逻辑,工坊将搭建实验平台,推动设计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为“数字丝路”建设提供技术方案与人才储备。

此次联合工坊启动,是响应两校“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建设的务实行动,开创了跨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在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融合浪潮下,这场东西部高校的“双向奔赴”将为甘肃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新路径。



撰稿 摄影:孙博文 

通讯员:唐艳丽  初审:仇宇 审核:吴晓玲

审校:闫一丹  苏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