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文理学院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来源: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发布时间:2025-03-07浏览次数:49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5日在京开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等一系列部署,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我校师生通过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全国两会开幕盛况和相关报道,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的最新动态和热点话题,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锻造新优势、再攀新高峰,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校党委书记 苟永平

今年的全国两会承前启后、意义重大。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攻坚,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为“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指明了前进方向,更为我们统筹推进学校审核评估、硕点建设、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三步走”战略规划增添了信心和动力。作为全省唯一聚焦文旅产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将全面落实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要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凝练特色,发挥优势,以国家战略需求和甘肃产业发展为牵引,不断优化结构比例,推动学科专业协调发展;以加强思政课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思政引领力,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导向,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数智赋能、文化铸魂为关键,加快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努力提升科研产出水平和成果转化效能;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化人才支撑为目标,引育用并举实施雁苑人才工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学校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突出应用、服务发展”,努力在化育成人上打头阵,在服务文旅上建高地,持续加快改革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中展现担当作为,奋力书写教育强省建设的文理答卷。

常务副校长 王顶明

兰州文理学院正处于服务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切实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要求,认真谋划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通过改革焕发新生机,借助创新开拓新境界,激发学校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和水平。以学科建设为基石,聚焦服务文旅强省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整合资源结构,动态调整学科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深化一流专业和“四新”专业建设,推进专业认证,加强微专业建设,开展“暑期学校”项目,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紧紧围绕审核评估和硕点建设,加强有组织人才培养、有组织科学研究、有组织社会服务,建强师资队伍,规范教学管理,夯实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开放办学,促进科研与教学协同,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范式,形成更具特色优势、更加符合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赵宁

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再次擘画了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我倍感振奋和鼓舞。报告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做了部署,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扎实推进学生工作体系建设,围绕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学生工作助力学校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做好“育人”大文章。

科研处处长 林沛

今年两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为高校科研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积极响应号召,聚焦我省“文旅产业”需求,通过整合校内各类优势资源,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强化应用型研究,努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确保科研成果切实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此外,我们还将致力于优化科研评价体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与创造力,为推动学校的科技创新、审核评估以及升硕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贡献力量,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添砖加瓦。

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 王栋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待遇保障”,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重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党委教师工作部将大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推行师德档案跟踪评估,对违规行为实施“一票否决”;破除“五唯”倾向,修改职称评审条件,推动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探索“菜单式”分类评价模式;大力推行人才评价改革,坚持正确评价方向,改革选人用人评价,实施分层分类评价,探索团队长周期评价,构建鼓励创新发展和支持脱颖而出的人事制度体系。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吴熙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4年教育工作,对2025年教育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报告提出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为学校应用型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学校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节点。我们应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学校三年行动计划,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化工学院院长 师海雄

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教育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展望2025年,我国将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坚持求真务实、守正创新,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

社会体育学院院长 陆克珠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5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报告中指出,要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社会体育学院将紧紧围绕报告相关内容精神,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积极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石福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深入贯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围绕科技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教学科研机制改革。一是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数字技术,培养具备数据思维的管理人才;二是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课题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三是通过深化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努力通过举办行业论坛、培训等方式,积极服务地方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 张毅

2025年两会正处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开局的关键历史节点,这场盛会承载着亿万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热切期待,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不仅是为了领会国家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转化为推动高校发展的实际行动。数字媒体学院将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融入AI和人工智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合作交流处国际合作科科长 苟文蓉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将积极履行职责使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一方面,积极拓宽对外交流渠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建立更为紧密、多元的联系,推进师生互访活动,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论坛,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主动为师生服务,拓宽国际视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平台,助力“一带一路”教育开放篇章书写得更加精彩。

校团委学生社团管理部部长 刘嘉璐

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作为团干部,我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念,服务青年,勇于创新,担当作为,积极投身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伟大实践中去,带领青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文学院辅导员 贾娜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刻认识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我将践行“价值引领、优势成长”的学生工作理念,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为国家培育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用心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范婷

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再次擘画了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将认真学习好、宣传好、阐释好全国两会精神的思政“富矿”,将全国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为把学生培养成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姜田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引领性提出了更高、更体系化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鼓励学生运用数字化手段和创新思维,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引导学生将艺术设计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培养更多具有社会担当的艺术人才。

文学院2023级学生 张海燕

在认真聆听并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深受启迪,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既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关注国家就业优先战略、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发展重大命题;更要立足“行之要务”,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

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学生 曹雪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要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通过参与社团知识竞赛、主题宣讲活动,深入聚焦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强国”“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词的内涵,全方位、多层次学习领会两会内容核心要义,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需求,时刻肩负起时代重任。

旅游学院2022级学生 马鑫

在学习李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对酒店行业的指导意义。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我将关注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为酒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期待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将绿色理念和数字化技术融入酒店管理实践中,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数字媒体学院2024级学生 马若楠

过去的一年,我深切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在经济、科技领域的蓬勃发展与无穷潜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自身专业和职业规划,紧跟时代步伐、将科技融入专业、思考如何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努力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传媒工程学院2024级学生 高凡

聆听两会开幕式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倍感振奋,我深刻意识到,青年人的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能。未来的职业选择中,我不仅要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更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结合自身专业,深耕细作,让创新思维如春水般涌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外语学院2023级学生 马玉霞

在全国人民的期盼下,两会如约而至。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真聆听了两会中的内容,深感激动。两会的“金句”催人奋进,直抵人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要在专业学习中夯实根基,在社会服务中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