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校长王顶明在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发布者:叶萌发布时间:2024-06-20浏览次数:538

在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常务副校长  王顶明

(2024年6月20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黄河之滨也很美”,美在雁苑毕业季!今天,我们以隆重的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庆祝2024届2827名同学圆满完成学业,开启人生新征程。在此,我谨代表永平书记、代表学校,向每一位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悉心指导大家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一路支持你们成长的家人和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四年,风雨兼程,母校见证大家拔节生长、灿烂绽放。你们当中,有20人次获国家奖学金、346人次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195人获评优秀毕业生;你们当中,458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7人光荣应征入伍、8人考取选调生、101人投身新疆建设。在大家身上,我看到了新一代文理学子的家国情怀、青春魅力和奋斗姿态!

回首四年,同舟共济,大家助力母校锐意进取、蓬勃发展。从5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青年教师创新教学竞赛零的突破;从建设非遗、美术创作、舞台艺术等9个省级平台,到入选中国科协学风传承示范基地;从大学生讲思政、助力乡村振兴展风采,到创新创业大赛、各类学科技能竞赛中获佳绩;从疫情大考、逆行而上,到患难与共、守望相助,每一项荣誉、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同学们的智慧与汗水。在大家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信念、责任与担当。

时光不语,却见证所有。1400多个日夜,“明德强能、励志笃行”的校训精神磨砺了大家的意志品格,“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涵养了大家的风度气质,“知识+能力+审美+价值观”的育人模式延展了大家的视野素养,绘就了属于兰文理、属于你们自己的绚丽篇章。

从今天起,各位同学即将奔赴更加广阔的舞台,迈向新的人生阶段。前方,既有千载难逢的历史际遇,也有不容忽视的风险挑战。临别之际,我想谈三点期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求知无涯、学无止境,要向厚积累向薄求索,做新知识的引领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正在重构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形态和思维方式,我们必须依靠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走向未来。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终身学习的开始。在学校,大家已经具备了科学的思维能力,也体悟了创新的价值内涵。毕业后,我们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多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就像数学家华罗庚那样,把一本书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从“薄”到“厚”是聚沙成塔的积淀,由“厚”到“薄”是融会贯通的升华。希望大家永葆学习的热情,把学习作为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作为克服“本领恐慌”的重要途径。持续挖掘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让知识转化为自己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不断夯实“厚”的底蕴,突破“薄”的边界,持续提升自己的实力,增强立足社会的底气!

第二,行而不辍、履践致远,要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做新赛道的笃行者。

常言道,十年磨一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赫伯特·西蒙指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10年的艰苦努力。《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认为,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专家、大师的必要条件。我校首任校长辛安亭先生,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怀揣崇高理想来到延安,自1938年至1949年,11年间编写40多部深受边区人民好评的教科书。从1951年到1962年,承担新中国统编教材的编纂工作11年,哺育了亿万青少年,成为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开路人。我校荣誉教授高金荣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来到兰州,数十年如一日躬耕教坛,原创敦煌舞教学体系,成为知名舞蹈教育家。希望大家继承发扬前辈们的精神风范,不慕繁华、脚踏实地,在向下扎根中坚守初心、锤炼本领、厚植情怀,在向上生长中敢于尝试、突破自我、追求卓越,主动融入时代潮流,熟悉新的发展赛道,涵养“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优秀品质,在实践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成为让党放心、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第三,锦时筑梦、不负韶华,要大处着眼小处着力,做新征程的开拓者。

同学们生逢盛世,在新时代成长成才,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希望所系、力量所在。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定理想信念,用坚实的肩膀承担起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倾尽全力,书写精彩。今天的毕业同学中,不少已崭露头角:翻译专业刘梦瑶同学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竞赛二等奖,顺利考取天津大学研究生。新闻学专业何小龙同学通过日常报道和非虚构写作践行新闻“四力”,顺利考取甘肃选调生。思政教育专业李寅玺同学获“挑战杯” 红色专项一等奖,成为全省唯一被推荐为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奖励基金的候选本科生。他们尽力书写了大学生活的奋进之笔,他们的得意之作源自点滴付出和全情投入。希望大家以优秀为楷模,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格局放大,把眼光放远,既干好“自己的事”,也干好“我们的事”,以涓滴“小我”成就澎湃“大我”。

今年6月,我两次参加毕业生代表座谈会,从同学们的成长故事中感受到大家的持续进步与成长蜕变,从同学们的规划愿景里感受到“教育强国、文旅强省、特色强校”在大家身上镌刻的雁苑足迹与文理印记,从同学们的建言寄语中感受到大家对母校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深切关心与深情期许,我倍感欣慰,深受鼓舞。大家作为我在雁苑见证的首批毕业同学,将永远铭刻在我美好记忆的深处。

这些天,同学们在收拾行囊,更在整理心情;我们目送大家出发,更牵挂大家成长。无论大家今后身处何地、身逢何境、身遇何事,兰文理永远是大家的家。母校送给同学们恰似天水麻辣烫般“热辣滚烫”的期许与祝福,请大家一并装入行囊,携手奔赴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战场,谱写精彩华章。

祝同学们毕业快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