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系列报道之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13浏览次数:57

立足甘肃特色   弘扬传统文化 

兰州文理学院长期坚持用甘肃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不断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表达,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大学校园文化相协调。立足甘肃特色,从多个层面和维度,着力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采取学校推动与师生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学科专业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非遗”走进课堂、敦煌拳走下壁画、景点搬进展室、古籍亮相读者、龙狮舞遍陇原、经典歌颂甘肃、民间艺术与人才、花儿唱响校园、敦煌舞蹈名声显赫、陇剧之花迎春绽放等,成为兰州文理学院实施优良学风工程和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非遗”走进课堂

保护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近年来,兰州文理学院在学生中首次开设了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这门专业课,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了解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养他们保护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能力。主讲者徐凤副教授编著的《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于20149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概念、特征、分类和个体美学等,选取了25项代表性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讲述了它们的基本特点、分布状况及其目前的保护程度和措施。该书出版后,作者无偿向包括兰州大学在内的甘肃十几所高校师生以及天水、平凉、庆阳等地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赠阅,有的高校还把此书列入了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生的必读书目,从而有效促进了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介、研究和传播。

授课过程中,徐凤副教授尽量结合中外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将理论讲解与图片、视频的直观展示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极大激发了他们调查、整理、展示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介绍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PPT及短片220余套,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撰稿:党委宣传部、文学院)